客服微信
抖音
您的位置:>首页>新闻资讯>木艺问答>正文

古代木雕艺术品中多以「二十四孝」的故事为题

发布时间:2020-01-12来源:小栖 745

        要说起这“二十四孝”的由来,会考倒不少人。其实,“二十四孝”是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,编成《二十四孝》,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。南宁一位藏家收藏了一套以“二十四孝”为题材的清代福建永春木雕,赏工艺则让人不由赞叹“后无来者”,品故事则令人唏嘘“服了古人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古代艺术品工艺之精令人赞叹,有不少以“二十四孝”的故事为题材,常见于画作、玉器、刺绣、雕刻、瓷器之中。在现代收藏中,完整的一套“二十四孝”已难得一见,特别是木雕艺术品,由于其材质的特殊性,能保存下来十分不易。

二十四孝木雕系列之闻雷泣墓二十四孝木雕系列之闻雷泣墓


        藏家丁敢的这套清代福建永春工木雕,买回的时候请专人细心修葺过,所以现在看起来品相十分完好。仔细欣赏,可以看出古代匠人对每种“孝”精巧构图,布局饱满而讲究,雕在一块厚4.5厘米、长约40厘米、宽约30厘米的樟木板上,方寸之地用上了浮雕、透雕、镂空雕等多种技艺,让组成“二十四孝”故事的山石、松树、竹林、人物、屋宇等等元素都活灵活现。丁敢介绍,永春是福建的一个地名,清代福建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,各种精巧技艺层出不穷,木雕创作更是巧匠辈出。“永春工”代表了当时木雕的最高水平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套木雕之所以能保存下来,还跟其材质是樟木有密切关系。”丁敢说,樟木也叫香樟,分为黄樟、红樟、灰白樟、乌肚樟4种,自己这套木雕就是黄樟。黄樟最适合木雕,木质坚韧细腻,纹理清晰,不变形、不虫蛀。在两广地区,不少古代家具就是樟木所制,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“樟木箱子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永春工”常用的雕刻方式为“采地雕”,所呈现出的纹饰具有起伏感,层次分明,每块雕刻单独取出来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品。这套“二十四孝”木雕,原本应是镶嵌在大户人家的祠堂、屏风或是其他家具上的,经过岁月洗礼失去了原来的载体,依然韵味十足。

二十四孝黄杨木笔筒二十四孝黄杨木笔筒


说全二十四孝不容易

        内行看门道、外行看热闹,如果不是对木雕工艺有深刻研究的人,其实很难分得出山西中部、浙江东阳、广东潮州、古代徽州以及苏杭等地几大传统建筑流派的风格。因此,藏家丁敢收藏的这套木雕,引得不少朋友对24个孝道故事的兴趣浓于木雕工艺。

        中国有一句古话“百善孝为先”,说的就是孝敬父母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。尊敬长辈、孝敬父母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,影响着一代代人。古时“孝道”的典范,莫过于“二十四孝”。从这24位古人用孝行教育人的事例出发,元朝人郭居敬亲手作了编录,后来的印本插入了图画,统称为“二十四孝图”,得以在民间广为流传。可是,如果不是事先看过关于“二十四孝”的资料,未必能读懂木雕背后的故事。丁敢根据资料一一对照着分辨各块木雕,也费了不少劲。

        二十四孝包含的24个故事,民间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:孝感动天、衣彩娱亲、鹿乳奉亲、百里负米、啮指痛心、芦衣顺母、亲尝汤药、拾葚异器、埋儿奉母、卖身葬父、刻木事亲、涌泉跃鲤、怀橘遗亲、扇枕温衾、行佣供母、闻雷泣墓、哭竹生笋、卧冰求鲤、扼虎救父、恣蚊饱血、尝粪忧心、乳姑不怠、涤亲溺器、弃官寻母。

二十四孝木雕二十四孝木雕


用现代眼光看二十四孝

        泡上一壶茶,细品古代的孝顺故事,丁敢形容说,“简直比看一场大片还激荡人心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有朋友上门赏玩时,丁敢总是先强调孝顺父母是做人的根本,比如“孝感动天”,说的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,由于对父亲恭顺,对弟弟慈爱,孝行感动了天帝,最后选定他为继承人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,丁敢才会讲“二十四孝”中一些让现代人纠结甚至愤慨的故事。比如“尝粪忧心”,说的是南齐高士庾黔娄,其父亲病重,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,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,如果是苦的就说明病情好转。黔娄于是去尝父亲的粪便,发现是甜味,内心十分忧虑,夜里跪拜北斗星,乞求以身代父去死。几天后父亲死去,黔娄安葬了父亲,并守制三年。丁敢说,在现代医学条件之下,让现代人做这样的举动来检验病情,实在是件纠结的事情。此外,还有让现代人愤慨的故事,比如“埋儿奉母”,说的是晋代人郭巨,家境贫困,妻子生了一个男孩,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,于是和妻子商议,儿子可以再有,母亲死了不能复活,不如埋掉儿子,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。当他们挖坑时,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,上书“天赐郭巨,官不得取,民不得夺”。于是,夫妻得到黄金,回家孝敬母亲,并得以兼养孩子。

        丁敢说,虽然“埋儿未遂”,可是在现代人看来,郭巨的行为让人气愤,怎么就不能想出别的挣钱方法呢。鲁迅先生曾撰文对《二十四孝图》进行批判,揭露礼教的吃人本质和孝道对国民性的巨大危害,疾呼“救救孩子”。